小鹿矿微名片走进建筑与设计学院(小鹿矿池)

gong2022 2024-04-22 23:45:59 0℃




原标题:小鹿矿微名片 | 走进建筑与设计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建筑与设计学院设有建筑学、环境设计、工业设计、音乐学4个本科专业,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建筑学、艺术硕士mfa和工业设计工程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专任教师90人,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37名,博士33名。目前在校本科生1100多人,研究生近300人。

学院拥有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教学办公楼,有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等11个研究所,有虚拟现实、陶艺与雕塑、人因工程、数字音乐等19个实验室和12个团队工作室,拥有木工坊、舞蹈房、设计展厅和图书资料室。2017年,学院成立可持续设计研究院,孟建民院士应邀担任学院特聘教授。

学院秉承“唯实、唯新、唯美、唯德”的办学理念,以高素质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为重点,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扎实有效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努力形成设置合理、结构优化、层次完善的学科和专业体系,全面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未来几年,学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攻坚克难,按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建筑与设计学院而努力奋斗。

梦在矿大,美在设计,来这里,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热烈欢迎报考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1

建筑类

新生入学后按大类培养,第一学年按大类统一的培养方案完成学习,第二学年学生按照相关规定在大类范围内选定专业,按所选专业的培养方案完成学业。大类培养课程主要包括设计制图、模型与构成、视觉设计基础、设计基础、认识实习、素描实习等。

建筑类所含可修专业包括建筑学和工业设计两个专业。

建筑学

建城立宇 筑意天下

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84年,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分别于2008和2016年通过了全国高校建筑学本科与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获得国际评估认证的建筑学学士与建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建筑学专业拥有教学场所近8000平方米,专任教师30余名,其中近5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45%的教师具有注册职业资格,教师来自于波恩大学、大阪大学、诺丁汉大学及同济、东南、哈工大、南大、中科院等国内外十余所院校,同时新引进1名德国籍专任教师,形成了丰富的学缘背景。近年来,学校购置各类专业教学设备近1200余台,专业图书资料近10万册,2017年建筑学专业被列为校级品牌专业培育建设项目。

建筑学专业连续多年在国内外重要专业竞赛中获奖,取得了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形成了以“创意工科”为特色的教学模式。围绕矿区城市规划与生态修复、既有建筑更新与建筑遗产保护、古村落保护与更新及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等研究方向,建筑学专业近年来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约40余项,其他工程项目100余项,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需要,发挥学校与学院优势,以建筑设计相关理论与专业技能为核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艺术素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从事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工作,也可从事建筑学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教育、开发、咨询和管理工作。

建筑学专业以建筑设计类课程为主线,专业理论课为辅线,同时以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为支撑,形成了以创新设计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主要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等,以及工地实习、色彩实习等。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学科及省级竞赛中获奖50余项,参与各级大学生创新计划100余项。建筑学毕业生就业率总体达到99%以上,此外,约有30%的学生保送或考研攻读硕士学位,赴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深造。

建筑学专业连续5年与德国柏林工大、德累斯顿工大等院校进行联合设计、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保持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近3年来,本专业共有25名学生参与各级本科生海外交流项目,共有40余名毕业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及欧洲等地区,扩大了国际视野,也提升了设计能力。

优秀本科校友:

吴巍,1985年入学,现为上海应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总经理,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建委专家库成员,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

夏海山,1988年入学,建筑学博士,现为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城市设计及绿色建筑研究。

吴葱,1988年入学,建筑学博士,现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200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荣誉。



范军勇,1994年入学,城市规划博士,1999年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2002年考入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任总经理。

邵明文,2005年入学,现就职于法国喜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担任主创建筑师。

丁樯,2006年入学,本科毕业后硕士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现为香港肃木丁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

李玎珅,2007年入学,2012年保送本校硕士研究生,2015年获公派研究生项目奖学金,现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工业设计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工业设计专业具备设计学硕士学位及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注重与工程技术、文化艺术、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的融合,立足于地域与行业的优势产业,以复杂环境下人机交互研究为核心,开展产品设计思维与方法研究,以及在产品整合创新和服务系统设计的应用研究。师生长期活跃在工业设计工程领域,与徐州工程机械集团、腾讯、奇瑞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较广阔的国际视野,同时具有社会责任感、先进设计理念、创新设计思维,能够适应社会、经济与技术变革,能够在设计实践中系统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并合理物化设计概念的复合型工业设计人才。

专业教学以“基础-实践-拓展”为主线,以本科生导师制、系列化studio课程、以赛促学、产学研多方联合为主要举措,注重因材施教,通过一系列实践性设计课题训练,使得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技能。近年来,学生作品连续在国内外知名设计竞赛中获奖,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突出。学生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交互系统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工业设计史、产品参数化设计、结构与机构、id studio系列课程等专业主干课程,以及认识实习、专业基础实践、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等实践课程。

工业设计专业与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达成“2+2”本科联合培养协议。常态化邀请国外工业设计学者、知名设计师,来校开展学术讲座或课题研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设计视野。

近年来,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获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150余项,获得各级各类专业竞赛百余项,其中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40余项,各类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50余项。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9%以上,学生就业单位性质以国企、外企为主体,以事业单位、创业创新型企业为辅,初次就业从事本专业的学生占80%以上;学生保送或考取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江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深造。

优秀本科校友:

马超,2004届毕业生,宁波浪尖总经理兼设计总监,义乌浪尖总裁,上海浪尖董事,宁波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主席、宁波市塑料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得首届浙江省十大优秀工业设计师,品牌宁波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获得过多项红星奖、if奖等设计奖项。

郑磊,2006届毕业生,现担任“好大夫在线”用户体验设计总监和产品总监,曾就职于阿里巴巴、腾讯、搜狗等互联网公司,支持了阿里巴巴b2b国际电商业务、qq阅读、儿童阅读、qq音乐、搜狗浏览器等众多产品。

褚达,2007届毕业生,idsa会员,任法国力克大中华区教育经理,负责大陆、台湾、香港设计类院校项目合作,法国南特大西洋设计学院研究生毕业答辩评委、客座讲师、评委会主任。

李文锦,2009届毕业生,曾经先后服务于hp、腾讯、微软,现任携程旅行网资深交互设计师,负责携程酒店业务的相关设计业务,带领pc端交互设计团队,拥有企业产品和个人客户产品等不同类型产品的设计经验。

赵斯韬,2015届毕业生,现任创业公司ui设计主管,先后就职于风云直播,章鱼tv,乐视体育等互联网公司。

2

环境设计类

环境设计

写意环境,匠心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创办于1988年,是江苏省特色专业,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授予权。2009年,由于在设计教育上的突出贡献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室内分会颁发的“二十周年教育贡献奖”。

环境设计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2名,其中近30%教师拥有博士学位,近50%教师拥有海外教育及学习背景。近五年,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金项目1项、省部级等纵向课题14项、横向课题42项;教学、科研和各类设计竞赛省级以上获奖40余项,有多名教师作品参加国内、国际重大展览;承担了江苏省教学改革3项;指导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15项;出版专著和教材7部;发表教学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cssci检索29篇,其他核心期刊等高水平论文50余篇。

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立足地区、面向国际,把设计学、美术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和环境科学等诸多学科进行有效融合,以“人—建筑—环境”为主线,以环境设计相关理论理解与基本技能训练为核心,培养具备扎实的创意及实践能力,拥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艺术素养、富于创新精神、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在校需要学习理论课程和参与实践环节,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造型基础、色彩创意、设计基础、空间设计、建筑设计、设计研究以及studio系列课程。构建本科专业“工作室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打造“一横五纵”的培养结构,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工作室”学习,并固定个人导师,形成“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国际交流,展开多项国际合作课程。目前已和5所海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学生每年都有海外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近年来,环境设计专业在校学生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设计学科竞赛奖励100余项,包括在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新人杯”室内设计大赛、“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本科学生主持各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项目10余项;创新实践成果获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200余项。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9%以上,学生就业单位性质以企业为主体,以事业单位、国企、外企为辅,初次就业从事本专业的学生占80%以上;升学出国率约达到18%,学生保送或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

优秀本科校友:

冯蕾,1994届毕业生,自2008年起加盟蓝天组建筑设计事务所,参与事务所在中国境内的所有项目。工作之余坚持参与艺术展览,自2000年起其作品陆续在北京、维也纳、华盛顿、布鲁塞尔等地展出。

陈晓艳,1995届毕业生,就职于南通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现为高级城市规划师,副总规划师,主持并参与了多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成果曾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

陈春雷,2004届毕业生,从事平面设计十余年,曾于2008年奥运会期间主持网通奥运礼品卡册整体项目策划及实施,并参与故宫及工美集团旅游产品开发。先后创办金桥印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扬歌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黄琦,2012届毕业生,保送至同济大学攻读设计学硕士,2014年公派到慕尼黑工业大学交流学习,2015年获得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奖学金,现在慕尼黑工业大学攻读博士。

3

音乐学类

音乐学

雅乐正声,青春交响

音乐学专业创办于2006年,具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授予权。音乐学专业秉承“实践育才、立足地方、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创新“学、研、演”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基础实、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具备较强的文艺活动策划与音乐舞蹈节目编导能力,能够在企业、文化管理、音乐教育、文艺团体、广播与出版等机构和部门从事各类文化艺术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音乐学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2人,其中具有海外求学经历的教师2人,同时还外聘专家教师10人,师资结构合理,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先进教学团队。音乐学专业共申请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校级精品课程1项、教改课题10余项,编著教材4本,曾获得校优秀教学科研群体称号。

音乐学专业积极开展国际化办学,引导学生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2013年6月与意大利维琴察国立音乐学院建立友好校际关系,2018年3月又与加拿大韦士敦大学音乐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同年5月聘任加拿大韦士敦大学音乐学院声乐、钢琴教授为我系特聘教授,参与我系声乐、钢琴和艺术指导等课程的教学,在办学层次上得到进一步提升。音乐学专业师生曾先后5次代表国家汉办到大洋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进行巡回演出,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先后有3位学生成功申请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旅游孔子学院志愿者教师的岗位。

音乐学专业拥有完备的实验教学条件,包括音乐厅、yamaha钢琴琴房、苹果midi实验室、舞蹈训练中心、电子音乐工作室、录音棚、电钢琴教室、视听教室等,教学设施条件一流,为学生艺术实践和学科竞赛提供了高端且完备的硬件条件。音乐学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和学科竞赛,曾于2010年参加第14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合唱单项决赛获全国优秀奖,2011年参加中国煤炭文工团主办的国家大剧院“五一音乐会”,2014年参加中国音协举办的“海峡两岸”合唱比赛获银茉莉奖等。

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乐理、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视唱练耳、合唱指挥法、音乐节目策划编导、传播学概论等理论课程,以及音乐表演技能录音录像实践、采风实践、音乐节目策划编排实践、校园文艺活动策划等实践课程和演讲与口才、管理沟通、媒介文化专题研究、广播电视概论等专业拓展课程。

音乐学专业办学十年来,音乐系已经走出178位毕业生,其中有大量毕业生成长为音乐机构、院校和艺术团体及相关企业的中坚力量,也有一些上升到更高的平台继续深造。截至目前,音乐系毕业就业率近100%,其中有20%的毕业生获得了继续读研深造的机会,3位同学分考考取上海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国内知名专业院校硕士研究生,16%的毕业生走上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之路,5位校友进入国内重点高校工作。

优秀本科校友:

李伟,2010届毕业生。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工作,所参与的音乐会演出共计数百余场,作品涉及古今中外的各种经典内容及风格。

任继铄,2012届毕业生,毕业后被央视导演王冼平(2001年央视春晚总导演)选中,进入中宣文广国际文化传媒音乐制作部工作。2013在中国·成都财富全球论坛开幕式任音乐总监,后在北京市委宣传部主持创作的歌剧《洛神赋》中任音乐制作、声乐指导,又在央视一套电视剧《王大花的革命生涯》、《雪域雄鹰》、浙江卫视《离婚律师》等经典电视剧中担任音乐编辑。

于荣,2012届毕业生,保送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攻读研究生,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重要赛事中获得国家级金奖2次、一等奖1次,省级三等奖1次,市、校级一等奖7次,2015年留校工作。

褚晓卿,2014届毕业生,后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15年9月受聘为解放军艺术学院子女特长培训班音乐教员,2016年5月代表解放军艺术学院赴河南洛阳火箭军部队随营培训。

人才培养特色

重视学风建设——好学在设计。学风教风密不可分,相互作用。学院组织实施教风学风建设年活动,实现学风教风的双抓双促。详细制定方案,整体推进;针对英语学习等实施 “21天习惯养成计划”,重视习惯养成;联合开展学习预警,定期进行学生学业分析,开展学业 扶;培育建设未来建筑师协会、创享工业设计师协会、歌风艺术团等3个专业社团,由一名系主任和一名专职辅导员担任指导教师。学生专业兴趣普遍加强,四六级通过率、雅思托福通过率都有增高,基础课程挂科率明显下降。

培养创新能力——折腾在设计。积极搭建7大平台和精心组织4个主题活动,积极推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充分融合,努力让学生敢折腾、会折腾。近一年来,为13个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启动资金,开展主题沙龙18次,学院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奖200余项,其中获省部级奖项46项,获国家专利授权70余项,尤其是学院团队在第四届“紫金奖”中斩获金奖。有4个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学校的模拟创业园,占全校八分之一,3个项目入选创业计划竞赛培育项目。

推进生涯辅导——科学在设计。近年来努力探索基于精细化就业指导的模糊生涯辅导,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17年制定了学院生涯辅导实施方案,基本形成了生涯设计主题演讲、生涯人物访谈、职业规划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的活动体系和生涯导论课程、生涯主题班会的教育体系。2018年成立了学生生涯发展中心,聚焦学生素质培养,努力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和辅导,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

注重协同育人——同心在设计。最好的设计,最好的你。学院充分发挥领导、专业教师作用,达成共识,合力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就业工作;重视创意设计微信平台建设,建设好家校、毕业生、师生的信息中枢,讲好师生故事,实现情感育人;实施蒲公英计划,发挥校友资源,成功举办校友专场招聘会。



建筑与设计学院常江教授主持“2018中国生态建设大会”第三分会场并应邀做报告



建筑与设计学院承办“韶华既久”中国矿业大学建校109周年暨徐州市青年交响乐团矿大专场音乐会



设计学院学子在“创青春"2018年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银奖



建筑与设计学院举办“音乐学专业声乐、钢琴外国专家大师班项目”汇报音乐会



建筑与设计学院未来建筑师协会举办“谈设计”分享会

快快点击下方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官方网址,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去发现!

学院网址:http://art.cumt.edu.cn

咨询电话:0516-83591955

图文来源 | 建筑与设计学院

图文编辑 | 朱琳

执行编辑 | 吴淑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转载:小鹿矿微名片走进建筑与设计学院(小鹿矿池)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