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考研意愿的文献综述.1docx

gong2022 2022-07-01 12:05:59 0℃



关于大学考研意向的文献综述

地理科学2012级2班第四小组

【摘要】本文旨在根据已调查的大学生考研意向的报告,新闻,论文等将考研意向依照不同类型进行归纳整理,并分析了考研趋势、动机,然后对考研动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此外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考研趋势,考研热,大学生,动机,教育建议

一、前言

进入21 世纪来,随着适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各高校不断增加大学生的招生规模,相应地,各研究生招生机构也随之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在这种形势下,考研,逐渐成为众多莘莘学子的选择。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用人单位招聘时对学历条件提高,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加入考研大军。当前大学生考研热现象,关系着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甚至影响着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二、正文

(一)考研趋势

1、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招这一背景下,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整体上也不断攀升。

2、2007年开始,报考人数增幅趋缓,2008年的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则是在经历了连续“高

涨”后进入“盘整”期,报考人数近10年来首次下降,2010年再次上升。今年,即2014年考研人数再降一成。(根据数据分析得出)可见,考研人数并不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呈直线上升,一定时期后会进入盘整期,这可能是“考研热”的理性冷却或者是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退侧。

2.1“考研热”:考研已经成为一种风气。[百度百科]

2.2(1)“考研热”实际上是普通高考扩招的自然“延伸”[统计教育,2008年12月第

12期,肖占峰]。

(2)但是2008年或研招报名出现的“降温”现象却是在普通高考不断扩招、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出现的自然“倒退”,是由于报考人数居

高不下,甚至近几年“研究生就业率持续走低”、“本科就业率高于研究生”的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

现象让不少人放弃了考研而选择毕业就工作,再者“体验党”和“撞大运党”

的理性冷却,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报考研究生人数的下降。[考研频道>考研>

考研动态]

3.(1)大四学生基本不再考虑考与不考的问题,一般调查对象都是大三的学生。意向强烈

的一般不超过半数,其次只有大概五分之一的同学有明确的意向,即专业与学校都已选定。[统计教育,2008年12月第12期,肖占峰]

(2)大三的选择考研的比例明显比其它年级的要高。[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态度调查报告,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2011.4.21~2011.5.15]

(二)考研动机

1、近年来, “考研热”持续升温, 甚至出现了“考研村”、“考研经济”等一些全新的社会现

象和社会名词。教育部对考研人数的统计数字显示: 2005- 2009 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从117 万多人到140 余万人。究竟是什么让考生决定继续学业, 是外界影响, 还是兴趣使然, 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考研动机的研究, 国外主要集中在成就动机上, 并没有直接对考研动机做研究的外国文献。余安邦、杨国枢在杨国枢的理论及对东西方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指出, 中国人的成就动机在本质与内涵上是团体取向或他人取向的, 推动个人追求成功或成就的力量主要来自父母、老师、家人或重要他人;而西方人的成就动机在本质与内涵上是个人取向或自我取向的, 其追求成功的动力来自个人自己内在的欲望力量。

表3 考研动机的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有46.2%的学生表示考研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这部分学生有较为强烈的求知欲,注重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期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通常他们有着较为端正的考研动机;有29.5%的学生的考研动机过于功利,只是为了以后能找一个好的工作;另外有8.2%学生是受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影响,这些学生考研并非出于个人自愿,而是顺从于家庭或老师的压力和期望;有6.3%学生是因为不喜欢本科所学的专业,想通过考研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这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很强烈,但是所面临的问题会更多,跨专业考研所面临的困难是其他同学的几倍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因而更容易产生问题;还有5.7%的学生是因为没有准备好就业,没有准备好迎接社会的挑战,而继续在校园的生活中寻求安全感,这部分学生的心理较不成熟,需要更多的关注;还有2.0%的学生考研目的不明确,考研只是跟风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是一种从众心理,这些学生成功考入研究生后容易产生浮躁心理,很难专注于学业,学习意识淡漠,难以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4.教育措施与建议

4.1 引导学生树立良好考研动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各高校学生考研动机的总体倾向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考研动机存在偏差,甚至模糊不清。这于一情况,可以适当地开展相关的讲座或报告,或者开展团体辅导,针对个别群体进行心理辅导,端正其考研态度,使这些学生在考研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

4.2 加强一二年级基础课教育,对大三年级积极引导

新生进入大学以来,由家庭、学校经常督促的生活学习转变成自主型的学习,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安排规划时间、高效学习,这直接关系到毕业阶段学生的考研情况。为此,大一大二基础课的合理设置,是这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可以尝试通过开展形式多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

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大三后的任务就是进行考研相关信息的收集和转达,让学生在广泛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其次,开展考研交流活动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可以通过邀请考上研究生的学长进行考研心得交流或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考研经验介绍等此类的活动,对考研的学生进行指导,坚定他们考研的信心,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3 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实践性

多年来各高校坚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继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的同时,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和休息时间多做兼职和实习,这不仅能够积累社会经验还能缩短他们的社会适应期。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4 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考研的引导和服务

在前人的研究中,考研信息获取是通过网络、同学朋友和亲戚、书报杂志和辅导班这些途径。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其中有73.5%的学生是通过网络来获取考研信息。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加强网络管理、拓宽宣传途径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来为考研的学生提供充分的引导和服务。如:在校的BBS中就有专栏提供给考研的学生供他们交流;Ftp中有专门的空间为考研的学生提供资料共享,这些为考研学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徐体高,胡效亚.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63-64.

[2]朱晨晓.考研热的冷思考[J].理论界,2005(8):98.

[3]钱舟扬.“考研热”产生的原因、负面影响及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5(2).

[4]郑军,阳光.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5(2):12-15.

[5]尹承梅.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热”现象的教育心理学分析[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

究,2006(6):33-35.

[6]薛深. 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考研动机调查分析[ J] . 职业与教育,2004, 30: 36-38

[7]吕洁. 高校学生考研动机及影响因素分析[ J] .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7( 4) : 80-82

[8]潘佳雁. 当代青年考研动机因素结构研究[ J] .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 8( 4) : 388-392

[9]王丽. “考研热”的经济学解读[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10]翁少娟. 大学生考研动机探析[D].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1

转载:关于大学生考研意愿的文献综述.1docx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