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800多研究生被清退让人深思 联系不上,决定无法直接送达!

gong2022 2022-10-21 10:49:04 0℃



??四川大学清退超过300名的研究生。清退的理由是,在规定的4到6年学习年限内,没有达到毕业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学校可予退学处理”。

北航也决定清退404名研究生。清退的研究生都是什么情况?看一看文书标题就知道。一个是关于对超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给予退学处理的决定,一个是对超最长学习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再保留学籍的决定。从中可以看出,清退理由与川大是一样的,在规定年限之内未到毕业要求。北航的决定还透露出一个细节,清退的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类型,全日制研究生被称为“清退”,非全日制研究生被称为“不再保留学籍”。由此推断,川大清退的300多名研究生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类型。

河海大学也对125名博士研究生作退学处理。与川大、北航有所不同的是,河海大学清退的是清一色的博士研究生。从“退学”两字可知,这125名博士应该是全日制研究生,因为非日制研究生称为“不再保留学籍”。在河海大学退学公告中,有一句话让人震惊。“因附件名单中同学难于联系,退学决定书无法直接送达,特予公告送达。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满十日即视为送达”。自己的学生,居然失踪了,联系不上,这是学校清退学生呢,还是学生清退学校(主动弃学)?

从上可以看出,高校清退研究生的理由都是一致的,一是超过学习年限,二是未能完成学业,两个条件同时具备,即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予以清退,或是不再保留学籍。为何高校“积压”了这么的研究生?下面简单分析一下。

(1)非全日制研究生,多数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少数因各种原因而弃学。

谁都知道,文凭原来是硬通货,一些用人单位“见凭眼开”。只要手持研究生文凭,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可谓高薪厚禄唾手可得,于是人们趁凭若骛,考不上全日制研究生,也要在业余时间里学个研究生,因为一旦文凭到手,单位立即升薪加酬。

大家知道,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是这几年的新名称,原来称为在职研究生,一边工作,一边上学,利用的是业余时间。不用说原来,即使现在还有大量的宣传说,不用考试就可以拿硕士和博士,这说明在职研究生录取随意,毕业容易,成为有志文凭者的一个选择。换句话说,一些在职研究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原本打算是能混则混,不能混也就算了,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弃学了。

不可否认,即使是在职研究生,许多人还是有志学问,这些人早就克服各种困难,在规定年限之内完成了学业而顺利毕业了。“积压”下来的基本是想混而没有混成的那少部分研究生。

在规定年限之内未能完成学业的原因非常复杂。有的工作忙过来,业余时间

加班加点,无暇顾及学习,不弃学也得弃学。有的工作调动了,业余学习也就无法继续了,只好弃学保工作。有的学着学着发现没有意思了,也就自己放弃了。有的后来发现政策有了调整,单位对业余文凭不再给予待遇,干脆也就不要那个文凭了。有的原本准备拿个研究生学历去跳槽,后来发现即使是全日制研究生找工作都困难,别说业余的,也就失去了信心。凡此种种,他们不再去学校,学校自然找不到他们。这就是各校的公告中“联系不上”的缘由。

(2)全日制研究生,绝大多数学有所成,少数学力欠佳而不能完成学业。

天天在校学习的全日制研究生,是专职志于的研究生,按理说毕业并不困难。据过来人讲,硕士生按部就班即可,该拿的学分拿了,该做的实验做了,该写的论文写了,毕业是没有问题的。导师和学校都不愿意研究生变成“存货”,砸了自己的手里,那样不仅比较麻烦,而且脸上无光,还多占资源。

博士生学业难度虽然大一些,要求也高一些,但只要态度认真,多数也是能够如期毕业的,尤其是文科。如果你阅读过一些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就会发现有的不过是文字堆积,甚至连语言都不规范,可见难度并不大。

正是因为如此,绝大多数全日制研究生都能按照期毕业,拿到心仪的文凭,找到理想的工作,生活不错。那么,为何还有一些全日制研究生即使超过了最长学习年限也未能完成学业、未达到毕业标准呢?大致有三种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有的只是为了混个学历,起码的事情都不做,学习不认真,实验不认真,论文不认真。自己都不想学,岂能完成学业?对于这些研究生,导师也好,学校也罢,也就没有办法了。

还记得三个一去不复返吗?不能搞“玩命”的中学,也不能办“快乐”的大学!一部分学生天天打游戏、天天睡大觉、天天谈恋爱,“醉生梦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部分教师“认认真真培养自己、稀里马虎培养学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部分学校“领导经历投入不足、教师精力投入不足、学生精力投入不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研究生当中同样有这种情况。



二个原因是,学习能力不足。大学与高中不同,研究生与本科又不同。在我们的教育机制之下,确实出现了少数高分低能的“优秀学生”。他们记忆力好,应付考试很有一套,所以在以考试为主的阶段都是不错的。这些学生,高考以高分上了名牌,本科以优秀成绩而毕业,考研也有一个不错的成绩,但到研究生阶段却因学习能力不足而面临很大困难。

不可否认,这些学生面临学习困难时也在不断调整自己,无奈这种调整是需要时间的,而学习年限又是固定的,等他们适应了而在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不应否认,有的研究生一直没有调整过来,也就加入到混的行列当中。

第三个原因是,培养力度不够。除了本人原因之外,也不排队极个别的导师培养能力不足和培养力度不够的因素。许多人知道,有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是牧羊式的,一名导师要带十几名几十名研究生,自己还有教学与科研,有的更有大量的社会活动,分身乏术,不可能逐个进行具体指导,一切都得靠自己。有的研究生一年也难得见到导师几次,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又不足,也就弃学而混了。积少成多,时间久了,也就“积压”了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如果两种极端情况发生了碰撞,研究生不愿意学,导师又疏于指导,研究生岂能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

(3)三校800多研究生被清退,原因让人震惊:联系不上,决定无法直接送达。

从上述情况看,无论是全日制研究生还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绝大多数如期完成学业而毕业了,“积压”下来被集中清理的这些研究生,主要原因在于自己弃学了,无论是在职研究生因为工作原因而放弃学习,还是全日制研究生因为想混不想学或是能力不足而放弃努力,不过是弃学的不同表现形式。在这个时候,学校想培养也培养不了,最后只有一清了之,所以与其说学校清退学生,不如说学生清退学校,从时间顺序看,是先有学生主动弃学,后有学校被动“清退”。

这从四川大学、北京航大和河海大学的决定中看得非常清楚,“联系不上”。这是研究生弃学的显著标志。如果想学,必然经常跑到学校去上课,找去导师,现在是学校想找学

生都找不到,不是弃学是什么?三校的说法也证明了这一点。

河海大学的决定显示,“因附件名单中同学难于联系,退学决定书无法直接送达,特予公告送达。”四川大学的相关人员表示,清退的300名研究生都是“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学业”且“无法联系”。北航的决定显示,“对超最长学习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直接“不再保留学籍”,联系一下也都免了,因为知道只是白费功夫,根本不可能找到学生。

说到底,这些联系不上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原本只是为了混了文凭,结果发现混不到手了,于是把学校“清退”了。北航的一位博士生已经整整“学了”10年,你认为他在学习呢还是在做什么?延边大学曾经清退一名15年都没有毕业的研究生。这名博士研究生2006年入学,所学专业是难度相对不高的世界史,38岁入学,直到53岁都没有毕业,如果是一名女性的,已经该退休了。在四川大学清退的300名研究生中,有一名2002年入学的,同样“学了”18年,成了“终身学习”的典范。

一方面对于研究生培养已经有了严格规定,一方面多年来“积压”的研究生成了“呆账”。在这种情况之下,学校别无选择,只能将这些仍然登记在册的“呆账”研究生作一次性删除。对于学校来讲,这确实是“清退”;对于学生来讲,自己早就放弃了学习。

(4)对于整体社会、用人单位和高校发展都是好事。

前些年,高校文凭确实存在变水的趋势,用人单位议论纷纷并用脚投票,宁用高职生不用本科生,宁愿聘用本科生不聘研究生,至于非全研究生更是有自己的看法。过去见了博士大家抢,现在见了博士频摇头。原因在于,待遇给低了,博士不干;待遇给高了,又是“物无所值”,内部不公平。许多单位弃用博士或硕士,这是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根源还在于名不副实,或是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期望值。

最近一些年,高教质量当成重中之重,挤出文凭水分的举措纷纷出台,全面清理在职研究生,严格培养过程质量把控,扎紧毕业环节这个出口,对导师要求严了,对毕业标准高了,文凭难以混到手了,一批混文凭者正好赶上,自然也就毕不了业。说起来他们有些冤,因为不能排除在他们之前的一些人将文凭混到了手,而到他们要拿文凭时候却赶上“水笼头忽然拧紧”。其实,他们也不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己没有耕耘,岂能不劳有获?

用人单位用脚投票,倒逼高校采取果断措施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四川大学表示,“大学里办学质量是第一位,任何事情、任何规章制度、流程管理都要服务于学生培养质量。”这种视质量为第一的观念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名牌大学有严格要求的资本,而某些高校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一些高校好不容易获得博士授权,培养质量与名牌大学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如果以名牌大学的标准为标准,一些事情就难以继续了。其实,研究生质量不佳,高校自己也深受其害。应该知道,高校是聘用博士的第一大户,如果博士徒有其名,高校也会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

清退不想学、学不了的研究生,既能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也能对现有的研究生形成一定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一种机制,如果再与严格的毕业标准相结合,就能保证培养质量,对于整体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发展都是一件好事。

虽然说,先有学生主动弃学,后有学校被动“清退”,但从根源上讲,学生主动弃学还是因为毕业有标准,现在把关又更加严格,有的知难而弃。这就告诉人们,文凭越来越难以混到手了,只有真学而且学到规定的程度,才能文凭到手。如果不是真心 向学和确有学习能力,还是不要自找麻烦为好。

清退以事实告诉人们,青春年华的最大价值在于学有所成,如果学无所成则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一些人辛辛苦苦十几年,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在最后冲刺的时候功亏一篑,实在可惜。好不容易进了名牌大学,成了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最后却是黯然出场,自己断送自己的美好人生不说,还使父母的含辛茹苦付之东流,实属不该。切记,切记,切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来徒伤悲。与其在大学校园里浪费青春年华,不如趁机多学真本事而奠定美好人生的基础。聪明不聪明,一清二楚。

网友们,你们对高校清退研究生有何看法?欢迎留言供大家欣赏。谢谢阅读,期待你的转发与关注。

(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研究生“录而不读”,高校“注销资格”:严管还是无可奈何?

一校143名博士生逾期,一次性清退:淘汰率高达61%!

高校实力的体现:首批成立研究生院!首批学位授予自主审核!

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有何不同?

三者区别何在:专硕,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全日制学硕研究生?

转载:三校800多研究生被清退让人深思 联系不上,决定无法直接送达!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