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清退12名研究生,35岁女会计考出CPA被劝退

gong2022 2022-11-06 05:45:46 0℃



??近年来,大学严进严出的声音越来越强,在任何领域都是一样,不要等到惩罚真的来了,才来感到害怕!

进入11月份,“考研现场确认”又一次登上了微博热搜,带起了很多人对于考研这个话题的关注。

其实在现在这个社会,无论是学校还是职场,无论是考研还是考证,大家所面临的压力都是非常大的。毕竟进入高等学校读书,或者是拿到高含金量证书,已经没办法成为职业发展的通关符。

尤其是,当你的教育或职业发展面临挑战时,不同的选择往往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1复旦大学清退12名研究生

“严进严出”成为大学毕业生的新要求

最近,复旦大学12名研究生被清退的消息又一次刷爆了网络。其实,这已经不是大学生或者研究生被清退第一次引起网友的热议了。

中国人大清退16名本科生

清华大学清退两名博士生

深圳大学一次性清退317名研究生

湖南大学取消69名研究生入学资格

......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而纵观这些事情的始末,可以得出的一个统一的结论就是:被清退都是因为论文答辩不及格或者是学分未修够或者经常旷课和逃学。

一方面都是985或者是211,要么是双一流的名校,另一方面又是挤掉了万千对手好不容易考上的研究生,但是他们却在这么优质的学习条件下浪费了资源,把最好的时间消耗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而随着类似事件的不断发生,加上“翟天临事件”等的影响,“严进严出”已经成为教育部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新要求,取消了毕业前“补考、清考”等的很多措施,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把控越来越严格。

换句话讲,很多时候从考上大学到完成学业,再到顺利毕业,只是漫长人生中转瞬即逝的四年。

而未来的职场往往比校园更残酷,你在专业上的疏忽和大意,可能会断送自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职业生涯。

2 35岁女会计考出CPA被劝退 能力才是检验专业的唯一标准

之前,有位考出CPA的女会计在注册会计师(gaoduncpa)后台给注会菌留言,说自己30岁时觉得自己事业上升到了瓶颈期,于是决定考CPA给自己一个继续升职的机会,但是33岁考出CPA以后,35岁却因为工作中的一点小失误被辞退了,现在非常迷茫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

认真交谈过后才发现,原来考CPA并不是她职业生涯路上的绊脚石,把CPA完全当做救命稻草,却没有真正去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是对她和CPA共同的致命伤害。

30岁时她把CPA当做自己职业生涯上升的最重要的一环,于是每天按时按点的上下班打卡,一下班就回去休息、备考,偶尔公司需要加班她也是推给实习生去做。

而且每天的工作依然围绕以前的形式转,跑腿打杂、核对发票,按部就班的把领导安排好的工作做好,完全没考虑过怎么把工作做得更好,考CPA也纯粹是为了考证而考证。

所以考出CPA两年后,尽管拥有了一张证书,但是曾经会做的题也忘光了,工作的水平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至于学到的知识点怎么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怎么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增加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完全没有去考虑。

所以在越来越多的新人考出CPA证书,并且忙着加班、工作水平直线上升的时候,她因为工作中的一点小失误,被找借口开除了。

职场是最讲究现实的地方,考出CPA固然重要,但


是如果CPA不能真的代表你的专业能力的话,也只能被社会淘汰。

3 考证是一场持续学习的过程 别等到失业才想起了专业

其实无论是大学学习还是职场考证,都是一场持续学习的过程,你考上了名校,考出了证书不代表你拥有了名校毕业生和证书持有者所代表的实力和水平。

对于CPA来讲,你需要想清楚的一定是下面这三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考CPA

你要怎么去考CPA

考出CPA以后要如何和实际结合提升工作实力

这三个问题除了第二点以外,其他两点都是和自己的职业密切相关的,尤其是第三点,决定了CPA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同时也决定了你对待CPA备考的态度和方式会是什么样的。

聪明的考生考CPA,能拥有从专科变本科的实力,而笨的考生考CPA,会同时拉低学历和证书的双重价值,毕竟专业能力决定价值,而不是价值决定能力。

所以别等到失业了才想起提升自己的专业,别等到被劝退了才去想自己是不是旷课太多。竞争无处不在,危机无处不在,财务往小了说是出纳,往大了说是财务总监,归根到底还是看你究竟有没有掌控一切的实力。

转载:复旦大学清退12名研究生,35岁女会计考出CPA被劝退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