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的新闻学考研怎么样?

gong2022 2022-07-02 02:00:40 0℃



15年考入复旦新闻的,但现在也已经毕业两年了,我来说下当年考研的情况:

第一篇:学校&专业

复旦新闻是中国最好的几所新闻院校之一,无论在学界还是业界,还是各行各业,尤其在上海,拿出复旦新闻的毕业证是非常可以给自己加分的!而且有一点,复旦新闻非常公平,我当年二本考入的学生就有好几个,双非或者非985的就更多了,可以说复旦并没有所谓的学历歧视。

复旦新闻研究生分为学硕和专硕两种,学硕主要以学术研究为主,所以招生的时候喜欢保送,考研的名额较专硕少很多,而且会注重你本科时期的学术经历。学硕分为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等。

专硕主要以实践为主,又分为四个方向:国际新闻、新媒体、财经新闻、综合新闻。其中国际新闻和新媒体只招收保送生,财经新闻和综合新闻算是考研招收比例最多的两个方向了,我当年招了有二十多人吧!名额超级多!

考研的时候,只分学硕和专硕,因为两个卷子是不一样的。专硕是去综合还是财经等考上了之后,招生办老师会向你确认的。报考前不用在意。笔试复试都和方向选择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篇:报班&导师

我当时没有报班,没有提前联系导师。

关于报班,英语和政治作为所有专业都要考的,如果愿意可以去报班,但是专业课,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每一年都是不一样的,尤其对于新闻而言,业界学界知识更迭很快!所以如果不是专门针对某一学校长期深耕的,就是在糊弄人。

我当时联系了一个大学讲师,他每年都会专门针对复旦整理复习材料,主要是内容精选,帮你划重点,方便记忆的,考试之前帮你梳理一下最新的业界学界热点,但我当时也没看完,最大的作用应该是节省了时间,尤其对我这种跨考的指明了重点。

导师我没有联系,据说有联系的同学,最后收到的也只是鼓励和祝福,考上之后需要积极联系导师,考前安心准备考试其实就可以了。

第三篇:参考书&真题

其实每年新院都会公布考试范围,翻一翻就会发现,其实就是教科书目录。除了复旦自己的教材,李良荣老师的新闻学、黄瑚老师的中新史,当时传播学用的是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因为当时李良荣老师还出了一本《网络与新媒体概论》,作为复旦学术大牛,当时也反复看了。专业硕士还有本整合营销传播,实务部分可以看一下复旦出的采写编评的书,比如刘海贵老师的。

新闻的教科书,考复旦自然以复旦为主,其他学校和老师使用的,完全可以作为参考,开拓眼界,但是背诵的标准答案肯定以复旦为准。

辅导用书我当时买了很多,有的会有各校真题,这些题目是很好的资源!了解过往的题目对你准备也更有方向。但是!答案仅供参考!一个是时效性问题,比如关于网络自媒体的内容,五年前和现在能够一样吗?还有就是不同学校用的还是自己学校教科书上的理论,而我并不知道写答案那个人是按照哪个学校来的。

除此之外就是论文,这部分可以作为开拓视野,当然复旦老师论文优先,以及复旦主办的学术杂志,不作为重点,有空可以看。

归根到底,复旦的书就是标准答案。

复旦新传考研班

第四篇:笔试之英语&政治

复旦新闻笔试主要分为四门,英语、政治、理论、实务。作为英语政治都没过80的人,我就不好意思在这里分享所谓的经验了。

其中英语政治各100分,专业课两门各150分。以个人的感觉,英语政治考高分的难度较大,而且拉分非常有限,所以建议在时间分配上,还是以专业课为主,因为英语政治一般大家的成绩都在60至80分之间,而专业课就不好说了。

第五篇:笔试之专业课

专业课分为理论和实务两部分。理论部分题目主要是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字数由短到多,分值由小到大,自由度也由无到有。

名词解释大多都是书上出现的,比如报纸名,人名等等,严格按照书上标注说法,不需要自由发挥。当然有时候会出现新兴的名词,记得有年人大考了“付费墙”,这种就需要平时多关注业界最新动态了。

简答题一般其实就是答案长一点的名词解释,基本也是书上都有的,比如某一时期报业发展特点,或者某个理论等等,基本不需要自由发挥太多。

论述题一般题目较为综合且宏观,有的写篇论文甚至一本书都不为过,当然,有的论述题题目就是出卷老师最近论文的方向或者最近学界研究的热点。即便考试时间有限复旦新传考研班,论述题最起码也要写成小作文。这里面其实仍没有太多需要自由发挥的,就是对之前记忆知识点的整合和梳理,也就是几道名词解释和简答揉在一起的感觉。如果运气好看过复旦老师写过类似文章,那观点拿来用那是很好的,没有的话也可以自己“适当”发挥。

新闻实务很少涉及采写编评的理论,关键是:消息写作和评论写作,业界动态与热点。这部分灵活度很高,除了多练和多看也很难说出经验和方法。

第六篇:学习方法&考试技巧

记忆!记忆!记忆!

多看!多写!多练!

前者是针对理论部分,这么说显得新闻复习似乎没什么技术含量,但的确核心就是背书。

关于背书,可以分这三步:一通读课本,了解课本内容(对于非跨考的同学应该就没必要了,但是如果之前用的书不一样,建议仍要重新看一遍,因为不同书的说法和观点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二是搭建知识框架,虽然并不建议做读书笔记,但可以把知识架构自己梳理一下,或者直接对照目录梳理也可以。理论可以按照不同学派的演变发展来划分,新闻史可以按照时间线索,并且和当时时代背景结合梳理;三是强背,知识框架梳理好后,就是对每一块的内容进行强化记忆,反复记忆,对于死记硬背的知识做到倒背如流,一分不失。

等到考前再重新回忆知识框架,你会发现原先的知识点都变得饱满丰富起来,知识的大树不再只有树干枝丫,还有叶子和果实。

后者是针对实务部分的。关于消息写作,建议以新华社的消息报道为模板,评论写作可以阅读人民日报的时评文章为模板,对于初学者,关键研究它的写作架构和方法。比如消息的倒金字塔写法,评论的演绎法等等。

复旦新传考研班

除了看,还要写,不然永远没用,可以按照参考文章的题目自己写一遍,再读一遍参考文章,找找自己有没有可以修改提高的地方。因为我在准备考研前就在校内外媒体实习过了,所以当时这部分内容我直接跳过了,后来有朋友问我,我才思考总结的,效果没有亲身实践,仅供参考。

实务部分还有就是业界发展,可以说最近几年媒体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所以在新闻考研的时候,绝对不要关手机!要玩手机!包括直播、短视频都可以看!因为都可能出现在试卷中。当然,我这里说的看不是让你刷抖音三四个小时,而是带着思考去的,比如同一家媒体在微信公众号、抖音上的表现内容和风格各有什么特色?怎么看待政府机构开设的新媒体账号等等。一些业界的动态往往也是在各类媒体和公众号上了解的。

考试的时候,卷面整洁,清爽大家都懂得。字不要太小,太密,但是要多写,最好写满!让整张卷子,改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逻辑和重点,让改卷老师感觉你的答卷有分量!(这部分是各种道听途说来的,但我的确是这么做的,仅供参考)

第七篇:复试&调剂

当时复试分为专业和英语。英语五分钟,一个中国老师,一个外国人,题目较为生活化,没有专业英语。

专业课真的是看老师,有的很好说话,有的非常刁难你,基本能把你怼的一句话说不出来,拿的作品被批的一无是处,说的观点也都被批的体无完肤。但是不影响最终结果,如果看你不知道怎么说,也会循循善诱,所以不用太过担心。

题目很多一般就是自己过去的学术实践经历,对一些业界动态的看法,比如当年《澎湃》名声大噪,又是上海本土的媒体,所以好几个老师都问到了。

复旦是非常看重笔试的,只要笔试分数足够高,复试只要不太糟糕一般没问题。

作为一个笔试成绩很低,当时慌得去找调剂的人来说,也经历了一段煎熬的岁月。联系各个大学,电话邮件基本没有用,当时只有两所985学校再积极招收新闻专业调剂,一个重庆大学,一个山东大学,而且国家线一出就开始了,建议本科211及以上的同学可以作为备选。

第八篇:二战

我也很“幸运”地二战了,第一年考的人大,由于盲目自信,再加上同时有本专业学习和校外实习,直接落榜到尘埃里了。大四毕业之后,冷静下来,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复旦新传考研班复旦新传考研班,安安心心地开始第二年复习。从六月开始,到十二月考试,过了一段很难忘而又幸福的“储物间”岁月。

去了复旦之后才发现,二战的人不在少数,三战四战都是有的,而且比例连年提高,建议同学们做好心理准备,衡量好利弊得失。二战没什么难看的,心理压力的确是有,但是既然坚持选择了,就做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

第九篇:跨考

作为从南京某工科院校的工科专业跨考来的,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三跨。总的来看,新闻是跨考的热门,也跨考门槛相对较低,难度较低的一门学科。

跨地域、跨学校要不要去复旦那里复习呢?我觉得没必要。读研的时候有看过考生来蹭课,但是真的用处不大!研究生上课内容和考研内容没有太大关联!对于考研来说,效率很低甚至可以说浪费时间复旦新传考研班,还有很大物力的成本。

对于跨专业尤其是工科跨文科的,需要了解文科答题技巧。一般工科生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题目非要长篇大论?为什么可以用公式图表表示的,非要用文字?为什么这个名词解释一定是这么表述,其他的就不对吗?这些理论一看就懂,但为什么答题时就不会做,或者得分不高?是的,这就是文科答题的要求,了解并适应。

最后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转载:复旦大学的新闻学考研怎么样?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相关推荐